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人無信而不立”,堅持“誠信”讓我院得以持續成長發展,跨入醫療服務產業,面對目前醫療文化的現況,在醫療行為上堅持“誠信”的價值觀,讓民眾打心底的尊敬與感謝,會是我們作為醫療人員最有價值的事,也將會是我們對醫療服務產業的貢獻。
醫療是良心事業
醫療是良心事業,誠信在醫療行為就是要有良心對待病人,什么叫有良心對待病人,就是按規范去做,對一些疾病的診斷治療都有共識,這是有許多研究和臨床實踐的結果,按照范例去做就是規范化治療、也就是有良心對待病人,在臨床工作中許多診療行為都考驗著我們的良心,是否因經濟因素做了不該做的事、開了不該開的藥,是否圖一時輕松方便,該按規范該做完的沒做完甚至沒做,醫療在很多時候是憑借醫療人員的良心
是否按規范做、是否憑著良心做事,外人很難發現,甚至因利益驅動做了不該做的事情,更是昧著良心的行為,回歸醫療本質,回歸以病人為中心,醫護人員憑著良心做事,不是憑著有多少好處去做,而是本著病人受益的良心去做。
醫療是一種責任
醫療是一種責任,我們開始診療病人,就是開始對病人及其家屬負責,對病人負責具體反映在病人的生存質量,我們不能因為信息不對稱而忘記對病人的責任,提供病人及其家人適當的方案時,我們一直強調的“視病猶親,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就變得重要了,將自己定位成一個代理的角色,同理病人與家屬的實際狀況,在我們所知道的訊息范圍內,提供比較合適的建議,并通過充分的醫患溝通,根據病人與家屬的實際狀況,給病人建議合適的治療方案,這就是對病人負責及醫療上做到誠信的行為表現。
服務量的發展應該是在遵守規范、質量做好的前提下,沒有規范、質量的醫療不如不做,手術刀是雙刃劍,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規范化的醫療可以透過醫品制度和科主任領導下的主診醫生負責制等制度來落實,但更重要的是一個醫生對病人完全的負責,不管是醫德良心上、專業技術是否持續跟上水平的完整體現,當我們真實感受到病人及其家屬對我們的托付,我們自然能提供對病人受惠的醫療服務。
重拾醫療尊嚴,以專業價值、服務病人收獲合理收入
過去醫療人員收入與付出的不對稱,所形成灰色收入現象,進而導致醫患關系的緊張,我們將在合理反映醫療人員的收入、體現醫療專業價值持續努力,以期建立醫患之間的信任關系。
醫療人員的收入應從診療行為的價值去反映,價值的體現包括勞動力的付出、專業的判斷及對風險的承擔等三個方面,一旦醫師決定要給病人手術,就是冒著很大的風險:自己被感染的風險、手術不成功良心上的譴責、手術不成功病人家屬對他的責難等。所以醫師費的設計不是簡單的提成概念,而是從整個醫療行為過程里面扮演的角色及創造的價值來體現。
透過專業價值的體現,合理反映醫師薪資,配合醫療文書的管控,即可逐步減少灰色收入的狀況,當專業價值被合理體現,經濟水準又可以滿足需求時,額外的不義之財就不見得這么需要了。
對供應商的角度,就沒有這么多的考量。工作的過程中充滿著誘惑和陷阱,一不小心就可能使自己陷進去、身敗名裂;會有很多人用盡不同的方法來誘惑你,稍微一不小心就會使你自己迷失方向。所以在供應商的管理和制度的設計上,科學地選擇單一的品項,醫師就不會受到太多誘惑,有助于成本的管理,醫療資源也能更有效的使用。
期許醫療人員重拾醫療尊嚴,以專業價值、服務病人收獲合理收入,贏得病人及家屬真心的感謝與信任。醫院對于回扣一定依法嚴格處理。
誠信醫療 實現一個讓百姓放心的醫院
醫院發展應該有個中心思想,如果沒有中心思想,醫院不可能有長遠性的發展。“誠信醫療”是我們的中心思想,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與行為基礎。醫院在發展的初期,必須要把醫院的建立起來,建立在誠信的核心價值上,在全院建設一個誠信的體系,用誠信的基礎來推動帶動一個醫療文化,建立團隊間與醫患間的相互信任關系,在誠信的基礎上從事醫療行為,讓來院民眾、業界和社會大眾能普遍感受到,以贏得病人的信任、進而提高病人的信譽度、美譽度。
當我們都認同這些理念的時候,我們自然就能吸引我們的客戶,自然能博得他們的認同和信任,自然我們患者的來源就能得到積累,也將有更多知志同道合的醫者愿意加入我們,醫院自然能夠長期發展。
讓我們以誠信做醫療,所有的醫療行為都是為了病人著想,體現醫療人員的專業價值,實現一個讓百姓放心的醫院。